───────────────────────────────────────
外科是很迷人的
即便是最基本的縫皮
當學長可以很放心讓自己縫20~30公分的傷口
雖然比起學長縫的那五公分怎麼看都還是有差
譬如說自己每一個suture間隔還有寬度還是不太整齊
tension有的鬆了一些有的又太緊
然而needle holder拿順了
運針不會把針弄直甚至弄斷
可以把一條線充分地用到最後一點點
漸漸進步的感覺容易令人上癮
很可惜的是
我在這邊經常得做完病房的事情以後才進刀房
因為上面沒有R
病房的事情不是我做就是PA做
PA是很辛苦的一群人
但除了一些比較資深的
要他們代替R的工作
對他們來說壓力大,對病人也不太公平
在門諾骨科看到他們care病人的內科問題覺得很rough
其實在高榮也是一樣
住院住很久的病人
沒什麼症狀的話那些慢性藥物都不會改
即使是血壓一直都170、180
CxR藏了一個soft tissue mass在心臟後面
明顯到連我都看得出來去追舊片
發現放射科一個月前的報告就有打了
Antibiotics用錯誤的dose用了快一個禮拜但是沒有人知道
還有很多...
每次換team第一天
我都會把比較complicated的病人內科疾病作個review
不像許多elective的病人progress note
只要每天寫寫vital signs stable、描述一下傷口恢復情形
這些超期住院很久的"trouble patient"
除了本身condition比較差以外
我覺得也歸咎於整個team不能即時察覺到病人的變化
總是變差的時候才去補救
而補救的方式大多是依器官會診各科按照會診單開藥
我現在手上有個病人
nosocomial pneumonia + UTI + epididymitis +
CHF NYHA class IV + old CVA +
DM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
PAOD with deep wound necrosis
一開始還懷疑有TB
幾乎該有的都有了
會診單一疊:INF、CV、CM、Nephro、CVS
也都按照各會診醫師開了藥和醫囑
但是有些檢驗報告出來快一個禮拜沒有人看
留了24hr CCr沒有人去算然後去調整藥物劑量
culture報告出來發現antibiotics可能不適合也沒有更改
舉一位VS的說法:
「這些抗生素我也不懂,我會用的就那幾個
在這裡大家都太依賴感染科了」
我目的不在於批評外科醫師的內科management有多差
這跟要求內科醫師都能夠開hernia一樣不恰當
但是VS都沒有注意到了
PA怎麼可能會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今天PA跟我說他只是覺得病人在變差,但是不知道為什麼
Intern雖然一開始做事慢、沒有什麼自信
但鼓起勇氣擠出一些知識
大抵上還是可以歸類成 know what and know why 的人
在這種人力空窗的地方
僅僅是這樣的差異就可以多幫忙病人一些
之前在GS曾經花一點時間教PA lab data的判斷還有抗生素的種類
抗生素的部分講了一些以後做罷
因為我發現要搞懂這些要唸過細菌學、內科學、藥理學
臨床的用法自己也還在摸索階段還是不要亂講的好
但那時候單純只是覺得
他們多懂一些,以後care病人會比較delicate
至少不要miss掉重要的資訊
好像越講越偏
大概是這一兩天換team症候所激發出來的怨念吧 XD
因為病人condition實在太差了
看到問題這麼久沒有人處理心中實在是ooxx
嘆
外科人力再這樣缺下去
最後可憐的還是病人
這已經不是開刀的問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